【开栏语】
派出法庭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2021年来,新都法院四个派出法庭共收案18876件,结案17679件,人均年结案数535.73件。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扎根基层的法院干警,他们用蓬勃力量守护一寸方圆。
即日起,新都法院在“新法'枫'景”栏目下推出“基层法官 蓬勃力量”专刊,集中展现新都法院派出法庭法官风采事迹。
今年以来,高筒法庭以“省级枫桥法庭创建”为契机,在以“新法锐评”为核心的文化矩阵下结合派出法庭实际,
精心烹饪“五盘文化好菜”打造“五荟”文化子品牌。全庭干警在“五荟”中把正航向、汲取力量,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推动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快!跟上我的脚步,品尝高筒法庭的五道“枫”味。
【学“习”会】——以学促干的“花香味”
受“学习强国”启发,高筒法庭想到一个好点子:“学习强庭”,号召大家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发生在总书记身上的小故事,深刻领悟为民服务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分享“便签式”心得体会,让全庭充满“以学促干、以干见行”的花香味。
“最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讲述的习近平总书记到群众家中走访,吃完热汤面后悄悄地把粮票和钱压在乡亲的碗底下的一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也让作为法院干警的我时刻提醒自己深怀司法为民之心,用心用情为民服务”。
【读书会】——法润无声的“书香味”
高筒法庭创设“书香文化”微品牌,每月开展一期“新法·书香”读书分享会,由主读人分享,主评人点评,干警们自由交流。今年3月,邀请到新都区作家协会主席谭宁君老师进行点评指导。
在高筒法庭工作10多年的干警许超:
“保持阅读习惯,可以在思想上得到启发,写作上得到提高,是提升工作质量的好帮手。书中的很多理论启发我们微笑面对生活、阳光看待挫折,走不一样的平凡人生路。”
【吐槽会】——打开心扉的“阳光味”
高筒法庭干警年龄层次丰富,为活跃庭内氛围,让大家畅所欲言,高筒法庭模拟曾经火遍文娱圈的吐槽大会,开办庭内“吐槽会”!
作为被“吐槽”的主咖高筒法庭庭长冯文旭总结:
“吐槽是形式,沟通是实质,增进感情、促进工作是目的。通过‘吐槽’让干警坐下来面对面敞开心扉沟通交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无异于一场接受精神洗礼的轻松版‘民主生活会’”。
【师徒会】——匠心传承的“人情味”
高筒法庭法官张娜:“这张照片是我和师傅陈肖宇法官,肖宇姐是我们院的“劳模”,50多岁的她不仅结案率月月在全院名列前茅,还坚持带头写调研文章,很难想象她曾是一名“抗癌战士”。除此之外,她还热爱健身、摄影,她的摄影作品曾多次荣获市级奖项。肖宇姐在工作中的精益求精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都深深影响着我。”
以老带新,互教互学,老法官把自己多年办案经验传授给徒弟,徒弟潜心学习,虚心请教,在工作中稳步前进,不断成长,这就是高筒法庭独具特色的“师徒会”。
【转转会】——充满温情的“家常味”
高筒法庭的饭堂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大家吃的尤为开心和满足。一问才知,原来当天的午餐是庭长做的。
转转会,即每周抽出一天午休时间,大家轮流贡献拿手菜,缓解干警办案压力,让大家感受庭室温暖。
看,洗、切、炒、炖一气呵成,动作娴熟,法庭的小伙伴们纷纷赞叹,原来庭长不仅仅是业务精湛的“审判专家”,还是技艺一流的“做菜高手”。味蕾深处,是暖心,是温情,更是坚守。
法庭虽小,却有别样“枫”景,人数不多,但有蓬勃力量。高筒法庭的“五荟”还在继续,别样“枫”味,后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