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关系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安全出行,人人有责。2022年12月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文明守法 安全回家”。
近3年,新都法院共办理危险驾驶罪刑事案件704件,交通肇事罪刑事案件134件,受理各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案件2362件。
人民法院诉讼案件数据仅仅是身边众多交通事故中的“冰山一角”,大量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问题,通过自行协商和解、保险公司组织调解、道交联调“一站式”化解平台等非诉解纷机制化解,并未进入法院成为诉讼案件。
我们大家对交通事故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应该怎么做吗?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几个有关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诉讼的小知识,希望大家不要有机会用到。
①发生事故不要慌,救人放在第一位,现场环境保护好,电话报警不能忘。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注意通过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留存环境证据以便后续查明案件事实。事故后逃逸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影响事故责任评定,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罚,加重损害后果和对应经济责任,保险公司可依据保险合同约定主张在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免赔,社会道德谴责与良心负担,严重者还将构成犯罪。
②解纷渠道多元化,理性决策降成本。发生交通事故后,建议投保有交强险及商业险的机动车及时报保险公司开展定损及理赔。对于能够对赔偿方案协商一致,但对后续履行存在顾虑的,推荐低成本、高效率的解纷方案:“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协议方式固定一致意见,并共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由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一旦对方不按约定履行,可以依据该民事裁定书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新都法院也有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驻点办公哦。
③证据原件保管好,事实支撑才胜诉。因事故受伤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第一联票据原件、病历资料、遵医嘱购买药品或医疗辅助器械等产生的发票原件等,均是后续主张权利的重要证据,应妥善保管,避免遗失。如雇佣护工护理,需保管好护理协议、转账记录等证据并要求护理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同样,如为伤者垫付费用,应注意留存付款记录、垫付款对应的发票原件、对方开具的收条等证据。如伤情需要持续治疗,或在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可能被评定残疾的,可以先行咨询医疗机构或专业鉴定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理性决策需要就所涉赔偿项目一次性还是分批次提起诉讼主张权利,以避免诉讼周期过长、增加权利成本的情形。如果缺乏证据,也就不能证明你所主张的事实,你的诉讼请求很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得到支持。
④诉讼须知看仔细,权利事项问清楚。受理案件后,人民法院会向当事人送达《应诉、举证、案件查询密码、裁判文书上网通知书》及开庭传票,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及开庭时间、地点,请仔细阅读,特别关注举证期限和举证要求。原告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时间到庭应诉的,将视为撤诉处理,被告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时间到庭应诉的,法院将缺席审理。特别提示,当事人对于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判决前未能提供证据或提供证据不足以证明己方事实主张的,将承担不利后果,如不认可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查明事实或认定结论,不认可对方主张的赔偿项目及金额,认为自己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等,千万不能放弃诉讼权利、消极应对,到庭或书面说明情况并提交证据才是正确的选择。
⑤生效判决快履行,诚信守法信誉高。无论是判决还是调解,生效后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都应当依法按期足额履行。逾期未履行的,权利人申请执行后,人民法院将依法对相关当事人采取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罚款、拘留等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如自愿履行,可以通过要求对方出具收款收据、转账付款并附备注等多种方式留痕,鼓励大家打消心理顾虑,诚信履行给付,尽可能降低交通事故对参与各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最后,提供一些交通事故常见法律法规索引,愿大家认真学法,与法同行,安全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