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构建精准完善的“司法供应链”体系,全面深化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新都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一套”机制、输送“三项”服务、提升“三字”效能,确保司法公开方向明、内容实、效果优。近年来,新都法院多次获得省级“庭审公开工作优秀法院”“裁判文书公开工作优秀法院”称号以及市级司法公开工作先进法院表彰,庭审直播数量排名常态化保持全省前五,该项工作获得市中院郭彦院长肯定性批示。
一、构建“一套”机制,确保司法公开方向“明”
发挥机制引领和指引作用,通过建制度、促规范、强监督三维协同,确保司法公开方向不偏移、操作有参照。
一是建制度,“理念—方案”。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重要指示,以“司法自信”狠抓“四大平台”建设。以宪法为引领、法院组织法为依托、三大诉讼法为支撑,制定《关于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的实施意见》《审务信息公开任务清单》等制度文件10余份,明确公开内容、方式和程序,促司法公开有序运行。
二是促规范,“梗阻—指引”。以问题为导向,下沉业务部门调研司法公开梗阻症结,收集文书公开、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庭审流程瑕疵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20个,形成《文书公开操作手册》《审判流程信息公开操作要点》《书记员庭前准备清单》《民事庭审流程提示》等指引材料4份,促司法公开规范运行。
三是强监督,“告知—参与”。创新司法公开告知制度,随案向诉讼参与人发放《裁判文书上网告知书》《庭审事项告知书》,提高诉讼参与人司法公开配合程度。健全完善代表委员联络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参与座谈等活动20余次,拓展司法公开广度和深度。
二、输送“三项”服务,确保司法公开内容“实”
做深做实技术、管理、普法三项服务水平,压紧压实对应部门服务职能,最大程度释放司法公开耦合效应。
一是“技术服务”塑流程,保障及时化规范化。优化立案信息平台,将立案阶段当事人联系方式由“选填项”变为“必填项”,立案前端保障流程信息推送无障碍。全面建成19个科技法庭并实现直播设备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增配“公道互联”网络法庭实现网上开庭与直播“双功能”。强化司法公开设施保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3名专职管理维护公开设备,确保技术“不掉链子”。
二是“管理服务”压任务,监控动态化标准化。以“月度均衡”实现文书公开“及时性”,将上级法院季度目标细化到每月并确保公开率100%。以“应直播尽直播”实现庭审公开“全面性”,建立“法官申请—庭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院领导审批—审管办备案”不直播审批流程。以“集中攻坚”实现审判流程信息公开“滞后性”,流程信息公开推进初期,全院形成合力一个月集中处理近2万条公开信息。2019年以来,公开裁判文书50015份,公开率持续保持在100%以上;庭审直播10457场次;审判流程信息公开持续保持在97%以上。
三是“普法服务”惠民众,举措多样化透明化。擦亮“香城法治讲堂”普法品牌,通过以案说法、现场答疑等方式普法授课28期,发放法治宣传手册2000余册,受益群众1.5万余人。借力司法大数据预警法律风险,向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发送司法建议33篇,发布行政审判、金融审判白皮书3篇,召开毒品犯罪及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发布会2次。设置判后答疑预约窗口,帮助当事人在证据采信、事实认定、裁判理由、法律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释法明理。
三、提升“三字”效能,确保司法公开效果“优”
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借力培训指导、评查评选、绩效考核等多样化方式,促进司法公开达到数量质量双优效果。
一是以“训”促优,统一公开标准。兼顾常规培训与专项培训,定制化培养司法公开操作能手,开展各类培训200余人次。创新录制“教学视频”培训方式,固定司法公开操作流程,以“培训+考试”提升培训实效。发挥院庭长管理助手桥梁纽带作用,“以点带面”扩大培训辐射效应,“面对面”指导培训管理助手12人次。深化“卓越法官”培养二期工程,发布司法公开优胜榜与劣势榜,激励先进,鼓励后进,在比学赶超中将司法公开落地落实。
二是以“评”提质,规范公开信息。做深做实办案质效管理中心,常态化开展文书质检、庭审评查、审务督查等活动,明确每月检查文书不低于当月结案案件40%。2019年以来,文书质检10580份、庭审评查8次、审务督查28次。创新开展“三项精品”“十佳文书庭审”等特色评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浓郁氛围,累计获评省级、市级“十佳百优裁判文书”“十佳百优庭审”18个。
三是以“考”增效,扩大公开范围。创新员额法官绩效“浮动制”考核,鼓励法官“愿公开、敢公开、善公开”,公开绩效占比经历初期7.14%“探索”—中期24%“强推”—后期10%“维持”三个阶段,各审判团队已基本形成司法公开行动自觉。建立“双重捆绑”考核机制,定期考核员额法官、审辅人员,客观评价公开数量与质量,聚团队合力共同打造优秀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