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新都法院奏响金融审判改革“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0-10-15 14:20:30 打印 字号: | |

批量受理金融借款合同和信用卡纠纷案件23批次241件,涉同一家银行金融案件同一天立案、一次性开庭、集中判决,立案——宣判20余天,开庭——判决1-2……这是成都市新都区法院推动金融审判改革取得的成果。自2019年以来,新都区法院为积极助推该区绿色金融产业功能区建设,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法治软环境,在内设机构改革的前提下专门设置金融审判庭,提出绿色金融审判改革理念,着力在对外联络、专业审判、绿色服务上下功夫,奏响金融审判最强音,高质量高效率审理相关金融纠纷案件,有力维护本地金融稳定,为各类投资兴业的涉诉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宽松的诉讼环境。
       
奏好“互联互通”先行曲,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常态“会谈交流”点对点。定期到各金融机构开展座谈会、研讨会,畅通双向反馈沟通路径。针对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或审理过程中发现的诸多不规范问题,定期提出补漏洞、防风险的司法建议。2019年以来,走访银企业、召开座谈会20余场次,向相关金融机构发送司法建议3条。

        建立“微信群聊”随时联。依托微信群,及时向辖区内各银行负责人及风控法务人员推送四川微法院操作攻略、公道互联在线庭审APP安装方式、智慧庭审操作手册(当事人端)等信息,让各银行金融机构快速掌握网上立案、线上递收材料和参与在线庭审及调解等方面操作方法。

开展“法治宣传”定期讲。到银企讲授金融案件诉讼前及诉讼中常见风险点等法律知识10次,规范信贷等金融业务开展,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水平。发布《2016—2018年度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审判白皮书》,通报近年来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案件基本情况,靶向分析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奏好“专业审判”进行曲,确保高质量审判效果
        
审判团队精细化。打造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1+1+N”审判团队,细化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的职责,强调法官的指导和管理角色,以及团队之间的分工负责、互相协作。实行简案快审、难案专审,对大批量金融案件,围绕字做文章,以示范诉讼+”模式快速化解纠纷;对难案,围绕字做文章,确定专门法官进行专业化审理。
         
审理流程规范化。采取金融案件要素审理方式,制定《要素式审判工作指引》、推行要素式庭审笔录,要求各金融案件审判团队积极运用,并制定案件要素表在辖区涉诉银行适用,极大缩短审理周期。
        
裁判文书模板化。制定《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实施规则》《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实施规则》,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印发《送达地址及合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确认书》等常用的程序性文书模板20余份,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奏好“绿色服务”奋进曲,提升法律服务获得感

线上诉服“不打烊”。充分利用四川移动微法院和成都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等各类线上诉讼服务平台,进行金融案件网上立案、网上缴费、材料收转、诉前调解等线上功能。选取1个审判执行团队,实现立案到执行全流程、诉讼服务全覆盖、法治宣传全方位、社会团体全链接线上功能。

云端庭审“不出户”。借助互联网技术,安装调试具有网上开庭和网上调解功能的设备软件,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参加庭审活动。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借力公道互联网络庭审APP,创新开启庭审录音录像替代庭审笔录模式,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保障当事人多元司法需求。

执行查控“不减速”。利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灵活采用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联系、接待当事人,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开展执行工作。


 
责任编辑:审管办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