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新都法院深耕廉政文化品牌建设    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司法“硬底气”
  发布时间:2020-09-17 11:19:54 打印 字号: |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实质化,新都法院聚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打造以廉为基、以民为本的“芙蕖清韵·廉行致远”法院文化品牌,提炼《周礼》“六廉”思想精华指导全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开展,形成独具新都特色的法院文化,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司法“硬底气”,为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基层法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文化保障。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引领,于传承与创新中锤炼忠诚、清廉法魂

一是提升法院政治站位,锻造干警忠诚法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突出政治建院的主线,多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党组“领学先学”、各支部“导学促学”、全体干警“深学细学”的三级联动学习模式常态化组织学习活动,按月定期制作发布《新都法院政治理论学习资料》电子刊物,提升理论教育覆盖力。二是丰富文化品牌内涵,铸就干警清廉法魂。将法院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蕴育“芙蕖清韵”。深刻挖掘新都“三香”文化内涵,以“花香”文化中的“莲”文化与新都历史名人杨升庵的“四重”“四足”家风家训教育全院干警廉洁司法,塑造“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将法院文化与法院历程相融合,坚持“廉行致远”。结合法院自1951年建院以来的发展脉络,凝练出“厚德崇法、持正守廉、博学精思、明辨慎断”十六字院训,并将其作为全院干警的精神引领,让干警在廉洁司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路径,于“六廉”并举中实现司法公信与司法为民

廉善”:构建善于行事、业务过硬的“廉善”审判团队,提升司法审判的专业化程度。依据不同审判业务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各法官、审辅人员的专业特长、年龄结构、工作经验等多因素组建专业审判团队。实施审判团队扁平化管理,突出法官在审判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涵盖三类人员的司法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办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考核权重,强化司法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激发干警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提升审判团队的专业性。

“廉能”:培养认真履职、有所作为的工作能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精准发力。利用各法庭区位优势打造“无讼三区”,为本地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提供司法建议,从源头处防范化解风险;与园区管委会建立“一对一”沟通联络机制,主动研判预防涉法涉诉风险点;和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依据案件情况向区政府等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对于金融、房屋买卖、劳动争议等群体性案件,创新性采用“示范诉讼+委托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有效缓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

“廉敬”:锻造勤勉敬业、奋发有为的职业素养,建设符合“四化”标准的法院队伍。分类别设定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行政人员四类人员成长发展路径,按照法院业务需求与干警个人能力需求开展“标准+菜单式”培训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列为必学内容;定期开展 “三项金牌”“服务明星”等特色评选活动,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引导干警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职业素养。

“廉正”:规范持方守正、廉洁自律的司法行为,筑牢纪律底线。深入开展“三个规定”等专项整治活动,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月系列活动,邀请纪检组长对干警进行廉洁培训,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对全体正编干警、聘用人员和外包人员进行谈心谈话,确保廉政警示教育实现全覆盖。严格按照本院“四色预警”+“负面清单”风险防控机制动态追踪干警廉政行为,切实把廉政风险防控融入到法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廉法”:倡导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环境氛围,提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打造“线上+线下”双向普法形式:线下升级“香城法治讲堂2.0”普法品牌,线上利用新媒体打造“香城法治微讲堂”“线上法官工作室”等栏目,就群众重点关注的家事纠纷、金融纠纷、劳资纠纷等方面普法授课。深度探索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记者、社会工作者、学生参观法院、观摩庭审,近距离感受法院的庄重和司法的权威。

“廉辨”:秉承独立公正、明辨是非的司法准则,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全力做实“四大公开”,确保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平台”的全面公开和运用,提升司法透明度。推进“三全”审管模式2.0版本,完善办案质效管理中心建设,促进文书质检和分级转办两项制度实质化运行,强化质管中心职责,提高优质“司法作品”输送率,形成公正司法的文化生态。

三、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于“一廊一区一室”中涵养清正廉洁的高贵品格

一是优化法治文化长廊建设。以“法之渊源”“院之进程”“讼之慎断”“廉之持守”四个板块为基础,将新都法院建院以来历任院长及其任期内的重要事项做为索引,深度挖掘本院重要史实、重要案件的法治思想内涵,进一步展现法院精神面貌,营造崇法守廉的文化氛围。二是规范法院办公区物质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利用办公区大厅、走廊、电梯等公共空间,布设悬挂法治名言、廉政警句、古代廉政事迹以及新时代法院工作理念的标识,通过日常氛围的濡染引导干警牢牢树立司法为民的意识。三是打造多功能、分布式“阅览室”。下一步,拟在诉讼服务窗口、接待室、法官之家等公共区域打造多功能、分布式“阅览室”,确保每一层楼均设有不同主题的开放式图书阅览室,满足干警不同的阅读需求,并利用物质载体开展法官沙龙、读书分享会等文化活动,为干警开辟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审管办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