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中关于探索推行电子诉讼和在线审理机制的要求,严格落实省高院、市中院及本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司法办案的各项工作部署,新都法院金融审判庭多措并举,协调联动,致力审判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两手抓,实现网上办案员额法官、金融机构、案件类型三个全覆盖。
一、强化学习应用,保障技术支撑,实现网上办案员额法官全覆盖
金融审判庭积极督促部门全体干警加强学习四川移动微法院、成都法院阳光司法APP、“公道互联”在线庭审APP等非接触式办案方式,及时掌握各程序当事人端和法官端操作流程,收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与技术部门沟通,以快速解决、便利运用。因应疫情防控需求全面推出网上开庭,庭长带头摸索并熟悉各环节操作步骤,及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员额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组织部门干警认真学习最新下发的《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网上庭审规范(试行)》,并结合金融案件审理特点和在线庭审要求,重新整理庭审笔录模板,优化和规范案件审理流程。通过强化学习运用和保障技术支撑,金融庭各员额法官均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网上办案的各种方式,实现网上办案员额法官全覆盖,且2月份网上开庭、调解的案件数在全院占比30%以上。
二、加强内外联动,形成改革合力,实现在线诉讼金融机构全覆盖
金融审判庭进一步实质化运用2019年在绿色金融审判改革中建立的“新都区金融审判工作常态联络机制”,及时通过微信群向辖区内各银行负责人及风控法务人员推送疫情期间法院工作方式调整相关通知、四川微法院操作攻略、“公道互联”在线庭审APP安装方式、智慧庭审操作手册(当事人端)、当事人及律师操作短信送达平台步骤展示等信息,使各银行金融机构在进行网上立案、线上递收材料和参与在线庭审及调解等方面能快速掌握各种操作方法。通过加强内外联动形成改革合力,全面推动区内各银行金融机构实行在线诉讼方式,实现网上诉讼金融机构全覆盖。
三、践行服务理念,主动答疑解惑,实现网上诉讼案件类型全覆盖
针对主要受理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案件的被告及民间借贷纠纷、追偿权纠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等案件当事人多为自然人且年龄阶段和知识结构不一、线上操作接受度不同的情况,积极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联系,主动告知网上诉讼的途径和方法,耐心引导当事人正确使用程序软件来便利诉讼。通过切实践行“司法为民”的服务理念,主动答疑解惑,积极沟通协调,大大提高疫情期间案件的调解成功率,也实现了网上诉讼案件类型的全覆盖。
接下来,新都法院金融审判庭将借助于前期建立的金融智审共创平台,继续探索契合金融案件审理实践的智慧审判建设,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审判改革,促进金融案件办理绿色、节约、集约、高效,助推智慧法院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