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一位法官助理的援藏记实
  发布时间:2019-12-16 14:44:57 打印 字号: | |

甘孜州理塘县,海拔超过4000米,高海缺氧,空气稀薄,被称为世界高城。就是在这样一个地理环境恶劣的地方走出了一位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的全省法院援藏援彝工作先进个人——张贤为。

在理塘县挂职锻炼的那几个月过得很充实,虽然吃过苦头,但却收获颇丰、令人难忘。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张贤为同志说起自己的援藏经历,语气很是坚定。

2018618日,张贤为新婚还未满一个月,进入理塘法院的行程却早已安排好。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即便如此,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搭乘援藏同事的顺风车启程。他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肩负着党组织寄予的期望,怀揣着对理塘的向往、对援藏工作的激情,积极加入到了援藏队伍当中。

甘孜州理塘县海拔4000多米,有世界高城之称,空气中含氧量还不到成都平原的一半,海拔高、气温低、风力大。经过车上近十个小时的颠簸,生平第一次到达高原地区的他兴奋劲头还没过,伴随而来的就是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头痛、乏味、四肢乏力。尽管如此,第二天一早他坚持要去理塘县人民法院报到。但紧接着,他又出现了拉肚子、夜里睡眠困难等严重状况。理塘法院政治处主任见状道:确实身体吃不消,可以请假回去,健康要紧啊。但他一想到其他人能行,我也一定可以。答应了组织的安排,就一定要坚持下来,要圆满完成任务。最终,经过吸氧、吃药、卧床休息几天后,他的高反症状才慢慢得到缓解。

到理塘县人民法院他挂任审管办副主任一职,主要负责审判管理工作。自身的高原反应、周围工作环境的改变以及与同事、当事人语言沟通的障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援助工作的开展。经常吃饭没有胃口,他就笑着说:这样也好,兴许还能减肥呢。居住的援藏干部中转房距离县法院有五公里路程,公共交通不发达,他就走路去上班,说还能锻炼身体。与同事、当事人语言沟通障碍,他就请同时掌握汉语和藏语的同事帮忙翻译转达。他努力克服着这些困难,紧紧围绕法院中心和重点工作,跟随领导和同事们一起积极推动着理塘法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援藏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复杂而又充满挑战。在院内,他快速地熟悉审管工作情况并进入角色,适应能力强;在院外,他积极主动、服务意识强,在理塘举行第二届仓央嘉措诗歌节期间,主动参与并圆满完成赛马场及格萨尔王广场维稳工作任务。工作上,他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决策部署,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和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同事间,他乐于助人,讲奉献,积极参与案件的研讨、发表意见,协助法官开展各项工作,交流工作经验。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九月份援藏工作圆满结束。他和其他完成援藏工作的人员一样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亦或面临新的工作安排。这期间,他凭着对这份工作的热忱,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担当,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奉献、磨砺成长,他的突出表现得到了理塘法院的肯定和赞扬。如今他回到新都,但依旧会时常想起理塘,那个他曾经和理塘人民一同吃过苦、奋斗过的地方。


 
责任编辑:审管办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