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起始之年,也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推进之年,新都法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抓办案、勤摸排、聚合力、重宣传四大方面着手,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作为净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来抓,支持和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经济权益。
一、“两抓实”规范办案,坚持“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一是抓实规范文件学习。组织涉黑涉恶案件专办人员定期集中学习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特别是《两高两部〈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发布的关于“软暴力”和“套路贷”的司法解释,深刻认识涉黑恶犯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蚀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恶劣影响,将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纳入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通盘考虑,进一步明确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的审理规范和判案标准。二是抓实案件实质化审理。严格执行“三项规程”要求,不枉不纵,切实把好涉黑涉恶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依法准确对因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犯罪、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犯罪、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犯罪定罪量刑。目前,已实质化审结成都市特大黑恶势力李志洪案件的保护伞章某案;审理了黄、毒、赌案件18件,判处罪犯50余人,在震慑犯罪的同时为企业正常经营打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环境。
二、“两盯紧”线索摸排,深挖斩断黑色利益链条
一是盯紧审判前端“细排查”。对新受理各类案件细致甄别,督促被告人提供、检举揭发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建立涉黑恶案件工作台帐,做好线索登记、研判、移交、上报,共计登记线索18条,向区扫黑办移交线索3条。严格落实“一案三查”,重点对准黄赌毒、强迫交易、寻衅滋事等7类刑事犯罪行为,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截断“以黑经商、以商养黑、以商养官、以官互黑”黑色利益链条。二是盯紧重点领域 “再排查”。梳理近三年来受理的民商事审判征地拆迁、非法借贷、环境资源保护等重点行业领域案件和涉诉信访案件“再排查”,向市中院报送3件3条梳查出的“涉黑”线索。充分发挥法院个案信息“富矿”优势,特别注重对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新领域、新形态、新手段、新动向的涉黑案件进行摸排、研判,针对部分行业乱象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1条,助推依法行政。
三、“两条线”协调对接,聚力共建共享信息平台
一是纵向条线上主动请示汇报。严格按照《大要案管理规定》,对扫黑除恶专项审判工作和重大案件各个环节及时向市中院请示汇报6次,依法依规谨慎处理重大案件审理的每个环节,避免某一环节失误影响营商环境建设。二是横向条线上强化联动协作。借力与区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等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合力联动推进涉黑涉恶案件办理,现已与区公安分局、检察院召开联合会商4次,向区委政法委专题报告1次,通过合力协作、共商共谋确保扫黑除恶具体任务落实到位,打造营商良好法治环境。
四、“两重力”持续宣传,营造良好经济市场氛围
一是传统媒体继续发力。通过标语展板、宣传栏、宣传册、LED显示屏等传统媒体平台将中央关于扫黑除恶最新工作精神、工作动态以及典型案例分时段、分类别、分版块向市场企业经营者和普通群众宣传到位,进一步营造鼓励检举、揭发黑恶势力的舆论氛围和强大声势。今年共计印制宣传册1000余份。二是新型媒体充分助力。利用新都法院自有的“两微一端”新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扫黑除恶工作进展情况宣传信息8条。借力今日头条、封面新闻等10余个与新都法院合作的网络新闻平台发声,向普通民众普及扫黑除恶保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实时展示最新扫黑除恶战斗成果和力度。